? ? ? ?廣州城墻迭經(jīng)戰(zhàn)亂,至北宋年間,已摧塌缺損之甚,濠塹淤塞。宋景德年間(1004—1007),高紳出任廣南東路經(jīng)略使時,開鑿南濠(在今海珠中路南段),把城中眾多渠水匯入南濠,排出珠江。又在西澳興建果橋,在大市(今惠福西路)與西澳相交處建共樂樓,樓高五丈,巍峨雄壯,面臨浩蕩巨海,有“南洲冠冕”之稱。

? ? ? ?宋慶歷四年(1044),廣南東路經(jīng)略使魏瓘修筑子城,疏浚東江門,鑿東西澳建水閘,每天定時啟閉。這次修固城池非常及時,因為八年后,即宋皇佑四年(1052),廣西儂智高揭竿造反,率軍攻打廣州,圍攻五十余日,幸得新修子城,固若金湯。當時蕃坊的居民,也同心協(xié)力,抵抗儂智高的進攻。蕃官蒲亞訥助官軍守城,以猛火油焚燒儂智高的攻城器具。儂智高久攻廣州不下,便對蕃坊大肆劫掠,蕃漢數(shù)萬家悉被席卷而去。

? ? ? ?廣州能夠保住沒有失陷,事后計勛行賞,魏瓘筑城立有頭功,遷升至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復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給禁卒五千,聽以便宜從事。

?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1878年的廣州老城東南角八角樓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 ? ? ?儂智高之亂雖然平息,但由于廣州商貿興盛,珍貨山積,經(jīng)常受到盜匪的光顧,動輒殺人放火,令商人日夕驚惶,無法安居樂業(yè)。龍圖閣直學士呂居簡向神宗趙頊建議,在原趙佗城的基礎上,擴筑廣州東城,神宗馬上準奏,詔令“疾速計度功料,如法修筑”。
? ? ? 東城修好后,官府曾多次動議修筑西城,但都因為工程太過復雜浩大,所費不貲,一直議而不決。

? ? ? ?宋熙寧三年(1070),程師孟調任廣州知州,翌年再任經(jīng)略史。甫上任即命人繪畫城墻圖紙,以經(jīng)略、轉運、提點刑獄三司連書,奏報朝廷,請求修筑西城,以防盜賊。神宗皇帝準奏,并令左藏庫副使張節(jié)愛帶筑城技術和建筑材料來到廣州,指揮修筑西城。

? ? ? 工程從熙寧四年(1071)秋開始,歷時一年竣工,改蠔殼土墻為磚墻。西城筑成后,著名的光孝寺、天慶觀、六榕寺、崇報寺、懷圣寺都納入了城內,甚至整個蕃坊都納入城內,從而打破了唐代以來“化外人法不當城居”的規(guī)矩。這對蕃商大有好處,大食國曾表示樂捐巨款,助筑西城,但朝廷不允。

? ? ? ?新筑西城的城墻周圍長約4000余米,北至今百靈路,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大德路,東至今教育路,有阜財、善利、朝宗、航海、素波、金肅、和豐、就日(朝天)、威遠九個城門。自此,廣州中城、東城、西城并列,稱為“宋三城”。

《廣州傳》

獻給每個廣州人的禮物

點擊購買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歡迎贊賞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歡迎關注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探秘五層樓:廣州曾經(jīng)由三座城組成

長按二維碼 識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