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年底促銷季帶動面板銷售,供求狀況改善,使32~65英寸TV面板價格停止下跌,轉為全面上漲。

在近一年消費電子產業(yè)疲弱的背景下,這個消息足以令人振奮,這意味著面板廠終于穿越低谷,有望迎來新一輪上行。

作為周期屬性強的行業(yè),面板廠商不可能完全不受周期影響,但應對行業(yè)周期、成本、經濟環(huán)境等因素干擾,廠商仍能通過策略調整使自身具備強成長性。穿越周期低谷后,各廠商的成長性將集中體現(xiàn)。

“李董(TCL創(chuàng)始人李東生)一直強調對于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的行業(yè),把相對競爭力做出來非常重要。市場肯定有好有壞,價格有高有低,唯一不變的是把自己的競爭力做好,做得比同行更有優(yōu)勢,無論市場好壞都處于不敗之地?!痹?月底接受媒體群訪時,TCL華星COO趙軍如此解讀TCL華星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經驗。

在面板價格觸底反彈的同時,TCL華星此前優(yōu)化自身業(yè)務結構的努力,也有望盡數收獲成果。其中,TCL華星的中尺寸業(yè)務占比正在快速提升。近期t9產線投產,生產的較高盈利性IT產品有望改善TCL華星利潤表現(xiàn)。6代LTPS產線擴產項目按計劃推進,車載面板等新興業(yè)務增長顯著。此外,裝有TCL華星資產的上市公司TCL科技還有第二賽道,其新能源光伏業(yè)務增長迅猛。

穿越周期

越來越多信號表明,面板行業(yè)正在穿越周期谷底,上行周期臨近。

在時長近一年的下行周期里,TV面板價格一度跌至變動現(xiàn)金成本,面板廠虧損巨大。隨著BOE、TCL華星、HKC等國內面板廠主動控產,今年9-10月,面板廠稼動率降至61%,行業(yè)由供過于求轉變?yōu)楣┬杵胶狻?/p>

供應下調后,TV面板價格率先止跌上漲,其中,32英寸面板價格在10月已邁過25美元,預計將于2023年10月邁上40美元。

供應端改善的同時,TV需求端也開始回暖。

據GFK、NPD、AVC等市場研究機構數據,全球電視終端需求自今年7月起同比持平或正增長。其中,北美市場電視終端需求已連續(xù)3個月保持正增長,國內市場在“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有望迅速回溫,拉美、中東非等新興市場受疫情政策放開等影響,需求復蘇明顯。

今年6月起,新興亞太、中東非和拉美市場的TV面板銷量盡數進入正增長區(qū)間。今年前9個月,中東非市場TV面板銷量同比上漲17%,顯示新興市場強勁增長動力。

另一個層面,TV全產業(yè)鏈庫存近期降至歷史低位,也是需求回暖、市場有望吸收更多供應的信號。今年10月,北美渠道積極降價促銷已使庫存降至7.5周,歐洲渠道庫存降至8.8周的安全水位,11月,TV面板庫存有望降至1.4百萬片的安全水位。

強勁需求拉動和低庫存雙重作用下,行業(yè)回暖也在TCL科技業(yè)績中有所體現(xiàn)。今日公告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265.1億元,凈利潤1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8億元,經營現(xiàn)金流凈額126.6億元。

展望2023年,TV面板還有更充足增長動力。

市場需求增長刺激下,有市場調研機構預測TV面板供應量將在2023年Q1降至低點59.7百萬片后逐漸回升。而在面板廠靈活調整稼動率情況下,2023年TV面板價格水平仍將維持在相對較高位,出現(xiàn)量價齊升。

2023年,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有望持續(xù)增長,其中,GFK調查顯示42%的印度消費者在未來2年內有購買電視的意愿,明年印度電視銷量預計增長5%。疫情緩解有望帶動國內TV需求恢復性增長6%,航運恢復正常等因素有望帶動美國明年TV出貨量增長2%。

布局周期股的好機會?

周期低點是考慮布局周期股的時機,在接下來的上行周期,各面板廠不同的布局關乎其成長性。目前看,面板廠商未來有幾個行業(yè)結構性機會。

其一是不同尺寸存在結構性機會。

TV面板領域的大尺寸趨勢已明顯,Omdia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北美市場55英寸以上TV面板的市場占比分別為53%、45%,預計2023年占比將達64%、58%。中國市場和北美市場加速復蘇將引領TV面板大尺寸潮流,促使未來TV面板面積維持6%的年復合增長率。

在大尺寸領域,TCL華星已有全球領先優(yōu)勢,65吋市場份額全球第二,75吋市場份額全球第二。接下來,其在該領域的競爭力還需看更大尺寸產品表現(xiàn)和高端化戰(zhàn)略實施情況。

在中尺寸領域,多類IT產品表現(xiàn)出比TV產品更高的盈利性,包括筆電、平板、車載等。TCL華星LTPS平板出貨排名第一,LTPS筆電出貨排名第二,LTPS車載業(yè)務增長顯著,在此基礎上還在根據市場前景調整結構。

t3產線車載顯示屏業(yè)務積累了諸多汽車品牌客戶的基礎上,t5對高端車載等高毛利產品進行產能補充,t9產線則于今年9月底剛剛投產。后者聚焦高端IT產品和專業(yè)顯示,補全TCL華星的產品結構短板,后續(xù)產能釋放將助TCL華星把握車載等中尺寸顯示屏增長機會。

小尺寸領域也存在技術差異化帶來的機會。TCL華星已在擴展VR/AR新型顯示,其中LCD-VR屏已實現(xiàn)對品牌客戶量產出貨。

第二大結構性機會在于韓國等廠商產能退出、國內面板廠提高行業(yè)話語權。

據CSOT MI數據,韓國等地廠商的落后產能將在未來數年快速退出,如LGD韓國工廠P7計劃明年關閉,CEC預計2024年前后關廠,國內面板廠的產能占比將由2021年的58%上升至2025年的71%。

面板廠商抓住落后產能退出機會,適時布局高世代產線十分重要。當前TCL華星正在產能爬坡產線包括t9,這條產線是其把握未來的關鍵。

總體而言,當前周期低谷的低估值,疊加業(yè)務結構調整動能釋放,TCL科技在下一輪周期上行中有望具備不錯的業(yè)績彈性。上一輪周期其PB估值高點達4X,目前估值僅1.5X。2021年,其業(yè)績主要來自t1、t2、t6、t10產線的貢獻,t7等產線貢獻較少,產能結構調整的后續(xù)動能充足。

就TCL科技而言,判斷其未來成長性還要看第二大業(yè)務新能源光伏的成色。承載了該業(yè)務的TCL中環(huán)當前勢頭正猛。

TCL中環(huán)對TCL科技的業(yè)績貢獻不可小覷今年前三季度TCL中環(huán)盈利54.9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其G12大硅片、高效疊瓦組件、G12硅片市場占有率當前是全球第一,高效N型單晶硅片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技術領先性明顯,且引領薄片化、細線化趨勢,生產效率行業(yè)領先。今年二季度末,TCL中環(huán)的新能源光伏材料產能提升至109GW,先進產能投產后續(xù)有望提拉產品市場份額。

今年上半年,TCL中環(huán)已成為TCL科技最大的利潤來源,收入體量與TCL華星接近。近年業(yè)績持續(xù)增長的TCL中環(huán),有望繼續(xù)支撐TCL科技未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