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歲的小盧,終于在順德愛爾眼科醫(yī)院完成斜視手術,開啟正視的人生。
小盧自幼出現(xiàn)本地人所說的“斗雞眼”的癥狀,“斗雞眼”其實就是內斜視,因斜視度數較大,小盧右眼視力明顯下降,導致雙眼視功能受損。曾輾轉多家醫(yī)院就診,予戴框架鏡矯正視力,但斜視未曾改善。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盧斜視的問題逐漸嚴重,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家長訴,長久以來,因斜視的問題,導致孩子有點內向,不愿意與人多溝通,造成孤僻、自卑的心理。
小盧曾經在多家醫(yī)院就診,也想進行手術治療,但因先天性的斜視機制較復雜,手術難度大,而且斜視度也非常大,多家醫(yī)院都告知患者有可能術后效果不好等情況,所以一直未進行手術治療。2025年1月,小盧父母聽朋友介紹,來到順德愛爾眼科醫(yī)院。小盧接受了視光及小兒眼病科主任劉巧萍的詳細檢查,被確診為“先天性內斜視”。劉巧萍主任指出:斜視不僅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對視覺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害。因斜視較大,眼球運動受限,右眼不能外轉,對小盧的外觀及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劉主任綜合評估后,建議手術治療。
針對小盧的情況,劉主任為其制定了斜視手術的治療方案。手術過程中發(fā)現(xiàn)患者的內直肌大部分纖維化及粘連,但術程順利,術后效果立竿見影,小盧的眼位迅速恢復到正位。如今,小盧擁有了全新的樣貌來擁抱生活,變得自信起來了。
術前眼位:
術后眼位:
斜視的原因
先天性內斜視一般是指出生后或嬰幼兒時期就出現(xiàn)的內斜視,其原因可能與遺傳因素、胚胎發(fā)育異常、眼部肌肉結構異常、視覺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以及神經支配異常有關。
1.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患有先天性內斜視,則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會相對較高。此外,還與基因突變有關;
2.胚胎發(fā)育異常: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眼球和眼外肌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生障礙,導致眼球運動受限,從而引起先天性內斜視;
3.眼部肌肉結構異常:如果患者的眼部肌肉存在解剖學缺陷,如垂直纖維過短等,也可能導致先天性內斜視的發(fā)生;
4.視覺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由于新生兒的視覺系統(tǒng)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在看東西時會出現(xiàn)偏頭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癥狀會逐漸消失。但如果視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受到阻礙,可能會導致先天性內斜視。
如何治療斜視
有的兒童斜視合并明顯屈光不正,如遠視,首先應配鏡矯正遠視等屈光不正問題。如果斜視未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已經形成弱視,應首先矯正弱視,待雙眼視力基本平衡后,再運用手術或非手術的方法矯正斜視。
斜視手術的最佳時機
斜視的手術時機,要根據斜視類型來具體區(qū)分:
大角度的先天性內斜視或外斜視
如果是大角度的先天性內斜視或外斜視,患兒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建立雙眼視的機會,建議盡早手術;
間歇性斜視
患兒早期能控制眼位正位,手術時間可以適當延后,一般4-7歲配合程度好或者斜視癥狀明顯加重影響雙眼視功能時手術;
后天獲得性斜視
如外傷、手術、血管性疾病等引起的斜視,首先應當針對病因治療,然后在斜視穩(wěn)定3個月-半年左右進行手術。
很多家長在醫(yī)生建議手術后總想再等等,覺得孩子長大慢慢就好了。其實,除少部分斜視可以通過戴眼鏡矯正外,其余大部分斜視則需要手術治療。
斜視手術是一項眼科常規(guī)手術,方法成熟。斜視手術不動眼球內部,而是在“眼白”的位置做切口,通過調整眼球表面肌肉的松緊,加強或者減弱某條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再平衡,保持孩子的雙眼能“一起看”,不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斜視手術不僅是為了矯正眼位改善外觀,更重要的是建立雙眼單視功能。手術年齡越小治療越好,以7歲前為最佳,當兒童視覺發(fā)育終止后,雙眼視功能很難再提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