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晚上18點43分,亞洲演藝界頂級巨星張國榮因抑郁癥病情失控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墜下,緊急送往瑪麗醫(yī)院,經(jīng)醫(yī)生檢驗入院前已死亡(18時45分),瑪麗醫(yī)院于19點06分宣告搶救無效,終年46歲。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整個華人社會,事發(fā)后宣道會于翌晚舉行祈禱運動。
張國榮墮樓前與經(jīng)理人陳淑芬相約在文華東方酒店的大堂咖啡室,陳淑芬等候許久未見其現(xiàn)身,于是步出酒店門外等候,其后親眼看到張國榮在自己面前墜樓。經(jīng)理人陳淑芬女士證實他患上抑郁癥(情緒病),努力治療年余,因病情失控而辭世。陳淑芬并向媒體表示:“他得病的時候自己并不知道,直到后來這個病開始有了一些病態(tài)反應……你無法想像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夠好起來,他一直在看醫(yī)生,他沒有辦法接受他有這個病的事實,因為他什么都有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怎么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抑郁癥呢?不能想象,別人都不會相信的,怎么可能?哥哥在墜樓前那一兩年都很痛苦。

張國榮的大姐張綠萍證實其死亡真相是抑郁癥病發(fā):“抑郁癥是有兩種,一種是Clinical Depression,因為腦部里面化學物品不平衡了,是生理上的;另一種就是大家明白的有不開心的事導致的;張國榮是第一種(生理上的抑郁癥)。
患病只是不幸,抑郁癥的患病率高達5%到10%。在患病一年的時間里,他一邊繼續(xù)作曲寫歌錄唱片、出席慈善活動;一邊忍受著“發(fā)作起來時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的病情,想方設法求醫(yī)問藥,中醫(yī)、西醫(yī),能試的全部試過;2002年11月,他的病情失控,自殺獲救。此后的他,或許已經(jīng)預知黑暗隨時降臨,立好了遺囑,捐了慈善基金,安頓了包括司機在內(nèi)的一切身邊人。他走的那晚,無數(shù)人緬懷著與他一起走過的青春年華。幾天內(nèi),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聯(lián)社等都做了報道,甚至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都史無前例地報道了一位香港藝人去世的消息。
遺書
在墜樓前,他在寫下的紙條中說:“Depression(注:抑郁癥),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他在遺書中感謝各位朋友、唐鶴德先生以及他的醫(yī)生。經(jīng)紀人陳淑芬其后證實他患上抑郁癥,努力醫(yī)治年余,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殺。醫(yī)學教授林文杰表示:“我深信他最終的行為不是他「自愿」或能「控制」的。首先,張國榮深知自己病情之嚴重而又積極尋醫(yī),而遺書結(jié)尾的「一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更表達了他的極度無奈,以及留戀此世的意愿?!?br /> 葬禮
2003年4月8日,張國榮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由唐鶴德以“摯愛”的身份與親友打點身后事。大批歌迷聚集于殯儀館外,到場的演藝明星眾多。他生前的三位好友,導演徐克、香港著名填詞人黃沾和藝人代表張學友分別致悼詞。陳淑芬、周潤發(fā)、徐克、張學友、關錦鵬、劉培基、梁家輝、林夕、劉純豪、羅建基為其扶靈,送張國榮最后一程,遺體隨后送往哥連臣角火葬場火化。海內(nèi)外多家電視臺均現(xiàn)場直播報道葬禮實況。當時正值“非典”爆發(fā)期,居民輕易不敢出門,但是出殯當日仍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五萬名群眾冒雨聚集在香港殯儀館周圍,人群占據(jù)了幾條街道,成為香港史上最轟動的葬禮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