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為國效力40年,比不過baby發(fā)呆一天?

今天是9月30日,烈士紀念日。

今天的朋友圈里除了一大堆歌頌烈士的感慨之外,還有一篇刷屏度頗高的文章:《為國效力40年,比不過Angelababy發(fā)呆一天》。文章從“張小平離職”說起,感嘆“手握國家機密,能對登月大計有影響的技術人員”只有20萬年薪,而限薪令下藝人的單期綜藝片酬不得超過80萬。繼而再把那些隱姓埋名,默默為國貢獻的院士、戰(zhàn)士的薪酬,跟Angelababy做個比較,就更加令吃瓜群眾們感慨萬千,紛紛貢獻點擊和轉(zhuǎn)發(fā)了。

有道是“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為什么一個明星可以隨便拿千萬片酬還覺得理所當然,而相比之下,那些為國為民的無名英雄們的報酬卻低得令人懷疑人生呢?

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吃瓜群眾很容易就會被激發(fā)出仇富的心態(tài),紛紛聲討那些明星、球星高薪低能,技術不行還耍大牌,賺錢容易還偷稅漏稅……

然而,這并不妨礙大家津津有味地追著《三生三世》、《延禧攻略》、《如懿傳》,聊著張雨綺和吳秀波的八卦。也并不妨礙明星們繼續(xù)拿著巨額片酬,而無名英雄們繼續(xù)默默地做無名英雄。

為什么會有這樣“不合理”的分配現(xiàn)狀?是社會的錯,還是我們的理解力出了問題?

事實上,這種“明星英雄倒掛”的現(xiàn)象,不僅僅出現(xiàn)在中國,它是市場經(jīng)濟里的一種很普遍的現(xiàn)象。

要理解這個現(xiàn)象,我們首先要明白:經(jīng)濟規(guī)律不以人的道德感情為轉(zhuǎn)移,也就是說一個經(jīng)濟現(xiàn)象并不會因為我們覺得它不好,就此消失。實際上,經(jīng)濟規(guī)律往往是反直覺的,與吃瓜群眾的美好愿望相左,這也是市場經(jīng)濟讓人不喜歡的一部分原因。

在市場經(jīng)濟中,資本會流向能創(chuàng)造利潤的部門,繼而也會對創(chuàng)造利潤者作出回報。隨著資本的體量越來越大,回報也越來越高。這就是baby們獲得高薪的原因——跟她們的演技好不好、耍不耍大牌、敬不敬業(yè)……都沒有什么關系,只要她們能讓觀眾掏錢,讓廣告客戶掏錢,能為資本創(chuàng)造利潤,資本就對她們作出回報。

而人類的天性決定了我們對于無名英雄們的工作只會默默感動,偶爾點個贊,卻不會為他們掏錢消費。你不會因為覺得張小平的工資不高,就給他打賞個十萬八萬——打賞女主播倒有可能;也不會因為覺得院士的工資不高,就掏錢給他買個愛馬仕包包——給TFboy辦個豪華生日會倒沒問題。

張小平也好,院士也好,他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非直接消費性的,甚至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轉(zhuǎn)化為消費性質(zhì)的東西。所以他們不可能為資本創(chuàng)造利潤,也就不可能獲得資本的高額回報。他們?yōu)檎麄€社會服務,拿到的只是整個社會通過納稅,為他們支付的基礎費用。至于這個基礎費用有多少,由政府的支付能力和意愿決定,不以我們吃瓜群眾的感情為轉(zhuǎn)移。

明星的薪酬體系,是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無名英雄的薪酬體系,是國家行政體系的。拿不同體系,不同回報邏輯的薪酬來直接做對比,那是利用吃瓜群眾缺乏經(jīng)濟學常識,嘩眾取寵騙點擊。

那可能有人會說,如果這樣下去,年輕人都想著去做明星,誰來做那些基礎性的工作?誰還愿意默默為國奉獻?

事實上,做明星并不是一件你想做就做的事。雖然很多人覺得流量明星沒什么了不起,無非是靠炒作包裝而已,但全國其實也沒多少個。真正能拿到頂級片酬的只是金字塔尖極少數(shù)的人。年輕人想做明星,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你以為你想做就能做得成?

至于為國奉獻者,我一向是非常贊成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的,尤其是那些在基層第一線辛勤奉獻的人們。但事實上這受制于各級政府的支付能力。政府要花錢的事可多了,什么時候能輪到無名英雄,這個可真難說。

但無論如何,在我們?yōu)闊o名英雄致敬的時候,完全沒必要仇視那些拿高薪的明星們。只要他們不偷稅漏稅,不違法亂紀,他們的收入也是先天條件加后天努力的勞動所得,不但受法律保護,也是消費者自愿支付的。

明星,也是給大家?guī)須g樂的英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