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現(xiàn)代人來說,手機可以說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東西。
但對于廣東人——尤其是傳統(tǒng)的廣東人而言,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機”,而是”雞”。
廣東人對于雞的喜愛,幾乎到了執(zhí)著的地步,不論多少山珍海味,缺少了雞就不是一頓好飯,此所謂”無雞不成宴”。
正因為雞在廣東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又是大家平時最為常見的動物,所以在粵語里關于”雞”的俚語特別多??梢哉f,只要學全了關于雞的粵語,你的粵語水準就可以實現(xiàn)三級跳了。
今天,我們就來數(shù)一數(shù),粵語里面究竟有多少只”雞”:
零碎的散錢,粵語里以”雞”來形容,例如一塊錢,叫做”一蚊雞”;
錯失機會,叫做”走雞”;
害怕緊張慌張,叫做”揗雞”;
哨子,叫做”銀雞”;
形容少年老成或者淡定自若,叫”老雞”;
發(fā)信號集合人馬,叫做”吹雞”;
做事成功了,叫”撈雞”;
頭暈腦脹腳步不穩(wěn),叫”舂瘟雞”;
撿到便宜,叫”執(zhí)死雞”;
野蠻潑辣不講理,叫”鋠雞”;
喜歡占人便宜,叫”菠蘿雞”;
形容悄悄地做事,叫”靜雞雞”或者”靜靜雞”;
捉奸,叫”捉黃腳雞”;
偷懶、翹班,叫”偷雞”;
炸彈,叫”炸雞”;
三輪車,叫”三腳雞”;
事情沒希望了,叫”謝雞”;
八字胡,叫”二撇雞”;
小學生,叫”小學雞”;
公司裁員炒魷魚,叫”無情雞”;
當時得令的人物,叫”當紅炸子雞”;
說話啰哩啰嗦,叫”拜神唔見雞”;
哦,還有,從事失足女青年的工作,叫”做雞”……
其實關于”雞”的粵語俚語,還有許多。大家還知道粵語里面的哪些”雞”,不妨留言分享一下。(注意,要求最后一個字是”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