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時任寶麗金大老板、鄭中基的老爸鄭東漢給牌桌上認識的電臺主播陳少寶打了通電話,問他:“有沒有興趣來寶麗金旗下一家新唱片公司上班?”

 

陳少寶回了一句:“好啊,但我什么都不懂?!?/span>

 

此后的18年時間里,這個自稱“什么都不懂”的電臺名嘴助推張國榮從高峰走上巔峰,挖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歌手/樂隊,成就了一段讓整個香港樂壇都為之洶涌的推星、造星旅程。

 

近日,陳少寶的自傳《音樂狂人》在廣州出版,識廣也和陳少寶進行了一次深談??v橫樂壇二十載,陳少寶既是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也是千禧年后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親歷者??梢哉f讀懂陳少寶,就讀懂了香港流行音樂興衰。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陳少寶

?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黃金時代的幕后推手

“什么都不懂”,實際上只是陳少寶的一句謙辭。在進入唱片行業(yè)之前,陳少寶就已經(jīng)在香港商業(yè)電臺擔任“Music Superviser”,手握音樂遴選大權。

 

在那個“電臺為王”的時代,陳少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首歌能不能火。類似賣基金的要巴結銀行基金經(jīng)理,唱片公司也得“維護”好電臺主播,宴請、打牌等各種“局”很常見,陳少寶正是在“局”上認識了鄭東漢。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鄭東漢 via 網(wǎng)絡

但陳少寶被鄭東漢賞識更重要的是他在電臺的選歌品味、主持風格。當陳少寶尋求職業(yè)轉型,而鄭東漢為新推出的唱片公司尋找一個操盤手的時候,風云際會,一拍即合。

 

八十年代的唱片界,華星、華納雖偶露崢嶸,但基本還是寶麗金的天下。而隨著陳少寶的中途加入,“攪亂戰(zhàn)局”的又多了一個新藝寶。

 

彼時香港樂壇的“譚張之爭”正水深火熱,在張國榮對寶麗金一哥譚詠麟奮起直追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初出茅廬的陳少寶可謂用力地推了“哥哥”一把。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譚詠麟與張國榮 via 網(wǎng)絡

1986年張國榮離開TVB的華星,簽約新藝寶被視為香港樂壇史上轟動的一次跳槽,很多人都懷疑電臺出身的陳少寶到底“行不行”。但兩人的合作天衣無縫,翌年的大碟《Summer Romance 87》擊敗了譚詠麟的《墻上的肖像》與《再見吧浪漫》成為銷量冠軍。陳少寶去日本為張國榮量身定做的主打歌《無心睡眠》也擠掉了譚詠麟的《Don’t say goodbye》,拿下198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的金獎。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Summer Romance 87》

“譚張之爭”的最后一次較量,以張國榮的全勝落幕,間接導致了譚詠麟宣布不再參與任何領獎。張國榮也在陳少寶的推動下連續(xù)發(fā)了六張大碟,張張經(jīng)典,好歌無數(shù),直到19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歌壇。

 

但很快,更多新的偶像又被唱片公司們發(fā)掘、包裝。數(shù)以百計的EP、LP每天從唱片大樓被派送到各大電臺;卡拉OK供應商為了MTV版權窮追不舍;為了爭奪人才,唱片公司紛紛與電視、電臺辦起了歌唱大賽,參賽者有陳奕迅,有楊千嬅……

 

可以說,是唱片公司之間的爭奇斗艷,造就了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欣欣向榮。而陳少寶就是那個“火上澆油”者。

慧眼識英雄

“假如香港樂壇沒有陳少寶,相信很多千里馬也找不到在舞臺馳騁的機遇?!边@是香港新一代填詞皓賢在評價陳少寶時說的話。

 

在唱片公司的18個年頭里,陳少寶沒少為許冠杰、李克勤等巨星錦上添花,但他更大的貢獻,則是為香港樂壇發(fā)掘了王菲與Beyond。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Beyond via 網(wǎng)絡

剛上任新藝寶老總時,全港上下在討論回歸、關注內地,陳少寶就思索如何在音樂上做一些跟內地有關聯(lián)的東西?!白詈镁褪悄艽蛟煲粋€內地明星?!标惿賹氄f。

 

很快,他就對一個叫做王菲的北京女孩“很感興趣”。但這個想法立馬就遭到了宣傳部門同事的一致反對。并不是說王菲的唱歌水平低,而是他們覺得一家事業(yè)正旺的唱片公司要推一個連廣東話都不會的“大陸妹”上電臺會很沒面子。但陳少寶還是力排眾議,在1988年硬著頭皮簽下了這個京城女孩。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王菲舊照

在《音樂狂人》里面,陳少寶用了一個“土”字來形容對王菲的第一印象。他安排女助手給王菲改頭換臉,連名字都改成了王靖雯,硬是把這個不太愛說話的京城女孩給打造成符合香港人審美的都市麗人。

 

首張專輯粵語《王靖雯》不溫不火,陳少寶也根本沒想過這個女孩日后能成為天后,只記得人們給她起一個很長的頭銜:“第一個在香港唱粵語歌的大陸女歌手”。

 

但從1994年的國語大碟《迷》開始,王菲忽冷忽熱的迷幻嗓音、以及歌曲里面融入的眾多另類西方元素,讓專輯發(fā)行兩周便登上了臺灣金曲龍虎榜國語銷量榜冠軍。而到了實驗性更強的《Di-Dar》、《浮躁》面世之后,人們對王菲的評價就已經(jīng)從“大陸女歌手”轉變成“香港樂壇天后”了。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王菲 via 網(wǎng)絡

無獨有偶,好友陳建添在1988年時也帶著解散邊緣的Beyond出現(xiàn)在了陳少寶辦公室,那份早已制作好了的《大地》DEMO也被送到了他的手上。陳少寶很記得黃家駒對他說得第一句話是“會剪頭發(fā)”,還主動提出了走商業(yè)化,聽完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很快,Beyond就在新藝寶制作出了他們的第一張白金專輯《秘密警察》,那首《大地》也被他們一路唱上了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舞臺上的四個人,頭發(fā)確實剪短了,但歌曲還沒有很商業(yè)化。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盡管Beyond的很多成就都是在華納和滾石時期取得的,但像《真的愛你》、《Amani》、《大地》、《再見理想》等經(jīng)久不衰的歌曲,卻很多都出自新藝寶。如果沒有陳少寶,這些經(jīng)典歌曲恐怕連面世的機會都不會有。

 

在香港流行音樂千篇一律的勁歌金曲風格的年代,王菲的特立獨行無疑為香港樂壇帶來了全新的審美。而Beyond也讓香港有了自己的搖滾門面。

 

失靈的造星工廠

1999年,寶麗金被環(huán)球唱片收購,陳少寶成了環(huán)球唱片香港總裁。之后的幾年,他干了幾件大事。一個是99年策劃了一張“群星拱照校長經(jīng)典名曲”的唱片,“譚張之爭”結束10年后,兩人終于破冰合唱;一個是簽下了在香港樂壇沉寂已久的李克勤,并撮合他和譚詠麟組成了香港樂壇的至尊組合“左麟右李”。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左麟右李演唱會 via 網(wǎng)絡

看似烈火烹油,實際上已經(jīng)看出香港流行樂壇的后繼乏力。

 

陳少寶在唱片公司挖掘的最后一個歌手是廣州仔張敬軒。一開始,沒人看好張敬軒,甚至媒體還挖苦他的廣州口音。又是陳少寶力挺,讓張敬軒在香港市場站穩(wěn)腳跟。

 

但還沒到把張敬軒捧紅,2003年,陳少寶就因為“舞影行動”被起訴,離開工作了十八年的唱片行業(yè)。

 

2003年前后,恰恰也是香港流行音樂由盛轉衰的節(jié)點。命運似乎有意安排他在香港流行樂發(fā)展頂峰時上位,在開始衰落時離開。

 

離開唱片公司后的陳少寶又重新回到了電臺做DJ,從船上回到岸上,熱眼旁觀,更能感受香港樂壇的盛衰冷暖。

 

2003年之后,雖然李克勤、陳奕迅、楊千嬅仍然星光熠熠,后輩中陸續(xù)有周柏豪、鄧紫棋等新星嶄露頭角,但整個香港樂壇,已不復往日群星璀璨盛況。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鄧紫棋登上《我是歌手》后才真正走紅

新世紀的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經(jīng)歷了從香港到臺灣再到北京的轉移。與此同時,PC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快速到來,以及文化產(chǎn)業(yè)全球化浪潮的洶涌而至,也讓傳統(tǒng)唱片公司、電臺媒體在音樂產(chǎn)業(yè)鏈上的權力迅速消解。

 

陳少寶不愿把香港流行音樂衰落的原因簡單歸結到外部,在他看來,香港音樂人普遍還是盯著香港市場在做音樂,別說面向整個大陸,連近在咫尺的粵語區(qū)——珠三角也都不在很多音樂人視野之內。

 

對此,已經(jīng)離開唱片行業(yè)多年的電臺DJ陳少寶無能為力,只能在電臺扮演Dr.Music回憶港樂光輝歲月里面的故事,唏噓時過境遷的香港樂壇的種種問題。

 

永不消逝的電波

在電臺主持節(jié)目的時候,陳少寶常跟聽眾開玩笑說:“我懂一點音樂,有一張嘴。只要有生之年牙沒掉光,腦沒白癡,我都會一直講下去?!?/span>

 

他一直履行著這句“玩笑話”。從“八點鐘接觸”、“逍遙歌集”,到“6pair半”、“少寶與文狄”……陳少寶這張嘴,在電臺一講就是三十多年。在電臺信號從AM轉向FM的七八十年代,陳少寶的聲音“翻山越嶺”,成為了不少70、80后廣東人的童年回憶。他來到北京路聯(lián)合書店做分享時,現(xiàn)場坐滿了他的忠實聽眾。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香港廣播界傳奇“6pair半” via 網(wǎng)絡

現(xiàn)在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他也順勢推舟,在喜馬拉雅FM上做起了DJ時期的音樂分享節(jié)目,粉絲有2.1萬,還搞了個《一首歌一個故事》的動畫短視頻,回顧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種種往事,不定時更新。

 

這些年,陳少寶的身影活躍在廣東,是因為他把港派流行音樂復興的希望寄托在廣東。在他看來,廣東無論經(jīng)濟、科技、文化都在強勢崛起,原本以香港為中心的唱片制作、演出場館、消費市場等很多東西,都勢必會被逐漸轉移。

 

所以從2012年之后開始,陳少寶就頻繁來到廣州,為廣東的音樂人打“強心針”,并預言“下一個粵語歌的潮流就在廣東?!?/p>

 

2014年,陳少寶聯(lián)合社會各界人士,創(chuàng)辦了“粵語歌曲發(fā)展聯(lián)合會”,希望能集結起粵港兩地的音樂圈、媒體圈,齊齊為廣東歌出一份力。

 

2016年,陳少寶擔任導師,參與了廣東衛(wèi)視與廣州愛蒲娛樂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的《我是直播歌手》錄制。

 

然而,廣東雖然經(jīng)濟發(fā)達,但在文化產(chǎn)業(yè)——至少是流行音樂產(chǎn)業(yè)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產(chǎn)業(yè)上的衰落,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年青人根本不看廣東衛(wèi)視,更不用說知道還有這么一檔音樂欄目。

陳少寶:港樂背后的男人

陳少寶參與錄制《我是直播歌手》 via 網(wǎng)絡

在接受識廣君采訪時,陳少寶也承認自己做了很多失敗的嘗試。但他仍然對廣東抱有希望,只因他相信“時勢造英雄”:“現(xiàn)在大灣區(qū)的概念這么火,如果能集結大灣區(qū)里面的人才,做大灣區(qū)人的音樂,就一定能行?!?/span>

 

但他也說自己老了,對于年輕人的潮流“什么都不懂”。這一次并非謙辭,而是真的不懂了。曾經(jīng)幫助香港樂壇走上巔峰的他,還能再締造粵語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嗎?

撰文 | JASON

粉絲福利

你為什么還聽粵語歌?